站在2012的初始,2011留給我們網站設計界最令你難忘的是什么?我曾對業界精英們提出過這樣的疑問。其中出現了一個極其高頻的詞(猜猜?),而每個人都有許多話要說。當然,在看完以下的這些言論,我們非常歡迎你大聲的說出在2011年中令你印象深刻的轉變。
由衷的感謝各位能抽出時間,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作者、設計師、程序開發員、UI&UX 設計師、演講人及來自各個專業社區的學者專家。
“網頁的設計形式不再受寬度的局限。響應性設計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網站。”
Steve Fisher——在Yellow Pencil工作室擔任用戶體驗總監。國際知名交互設計師,演講人以及開源傳道者。同時任加拿大平面設計師協會網站副總裁。
對于我來說2011年最明顯的特點是互聯網行業慢慢走向成熟 。網頁的設計形式不再受寬度的局限。響應性設計(Responsive design)不僅有助于提升我們對于網站的理解,同時也能加強客戶對其的認識。抽象我們所要表達的內容,使之成為簡潔易懂的信息,同時從視覺效果來看網站的設計,這些都很好的告知了我們設計的決定因素。今年的一系列變化,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
“我希望在2012年‘響應性設計’并不只是一個熱門關鍵詞,而是成為作為設計人員所需具備的基礎能力。”
Sarah Parmenter——創立“You Know Who”設計工作室,專注于網站用戶界面設計及iPhone和iPad應用程序開發。
響應性設計和內容策略的崛起,在2011年中最令我難忘,可以說它們是今年兩大寶貴的財產。我希望在2012年“響應性設計”并不只是一個熱門關鍵詞,而是成為作為設計人員所需具備的基礎能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們網站內容的重要性,并且停止采用“Lorem Ipsum”這種文字排版設計方式。
“核心設計實際上意味著:溝通與問題解決,個人覺得如今我們在這一層面上做的越來越好。”
Vitaly Friedman——Smashingmagazine.com網站聯合創始人兼首席主編,在線雜志設計師。
今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對于響應性設計的接受程度大幅上升。隨著時代的變遷,在2012年我們開始重新思考,細細斟酌我們的網頁設計道路,在以各式各樣移動設備為王道的今天,對于即將面臨的新挑戰,我們該如何找到解決方案。
核心設計實際上意味著:溝通與問題解決,而個人覺得如今我們在這一層面上已做的越來越好。我們見證了響應性模式在網頁設計各部分中的建立——無論是音頻/視頻,還是導航、表單、廣告等,點滴的進步都那么令人振奮。我堅信,2012年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新興技術,而這對于改善web用戶體驗無疑又是一次濃墨重彩。我非常期待這個時刻的到來!
“2011年打破了常規工具使用的方式。”
Paul Irish——前段開發人員,Google Chrome開發聯系員,jQuery開發團隊成員,Modernizr、CSS3 Please和HTML5 Boilerplate首席開發人員。
從博客到網頁端應用程序,對于如何將我們的最佳成果成功的運用于我們的工作并提高其效率還存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對于瀏覽器的內部運行需要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這樣有助于最佳技術的識別,從而創造出最佳的用戶體驗。與此同時,諸如:Sass & Compass, CodeKit, LiveReload 和ImageOptim這樣的工具還能幫助我們解決網頁瀏覽器支持問題。我對2012年的到來已經迫不及待了,我們將創造出何種更加理想的用戶體驗。
“純CSS logo(yak!)”
Harry Roberts——網頁開發者、作家、設計師,Smashing Magazine專家小組成員。
大多數人認為2011年對于網頁設計來說,是以適應性網頁設計、CSS測試、純CSS logo(yak!)以及滾動視差為代表的一年。而我認為,2011年的CSS充滿活力,兼具實效性與前端高性能。或許有人覺得它以一個沉悶無聊的結尾結束了這一年。但我卻看到了web開發中一個更具挑戰性,更有趣,同時也更有用的一面。隨著用戶界面變得更加復雜,我們需要找到一條始終保持簡單代碼的途徑;同時,隨著移動設備的多元化發展,我們需要找到一條能讓代碼始終保持高性能的途徑。雖然大部分人仍沉溺于媒體查詢(Media Query)和CSS3中,而我卻準備從頭開始,重新投入到CSS布局模塊化、增強其可擴展性以及前端開發中。
“我們都開始在思考一些共同的問題,比如:1024像素寬的桌面。”
Jonathan Snook——知名Web開發與設計師,從事 Web 前端設計,后臺開發以及 Adobe AIR 桌面應用的開發。
這一年中,最令我難忘的無疑是我們對于如何建立網站這一問題的思維觀念的轉變和革新。我們都開始在思考一些共同的問題,比如:1024像素寬的桌面。移動和平板設備的大肆噴井,迫使我們去思索今后的設計之路,以及該以何種更好的方式服務于我們所呈現的內容。
“行業中出現的不同發展方向,令我興奮不已。”
Janna Hagan——從事網頁設計與開發。獲得2011年.net年度青年設計師稱號。
在2011年中最令我難忘的是HTML5與CSS3響應性設計的崛起。行業中出現的不同發展方向以及在這一年中科技的迅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變化,都令我們興奮不已。變化與發展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用創意性的姿態去擁抱它。
“2011是移動之年。”
Paul Boag ——網站設計公司Headscape創始人之一。從1994年起就邁入網站制作行當。經常于.net magazine,smashing magazine和web designer depot上發表觀點文章。
回顧2011年,在移動互聯網的熱潮沖擊下,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出現解決了由此帶來的諸多挑戰。現在不用額外付費就能在各種移動終端上訪問各類網頁了。最棒的是,新建的網頁幾乎可以兼容所有移動終端(無論是舊版或者升級版),其成本運比原先的方法低。就個人而言,這可是一大進步。
“2011顛覆了我一貫的網頁設計思路。”
Veerle Pieters ——比利時平面及網頁設計師。Duoh! n.v.的創始者之一。
某種程度上而言,2011年由于移動網絡的興起,顛覆了我一貫的網頁設計思路。當我在設計的時候,我會盡可能的考慮到移動這個概念。根據每個網站或者項目的類型以及其他元素,是可以做出完整的響應式網頁的。當然這就對我的思維定勢帶來的一定的挑戰,我要打破常規貴,把那些條條框框的禁忌拋到腦后,創新就應該是這樣,成功的作品就是這樣煉出來的。
當然在創作過程中,還是要謹記一些基本標準,會遇到像CSS代碼這樣的小障礙。這就促使我在編碼時,要更大膽創新,我拒絕墨守成規。要設計出一個完全響應式網頁,我必須盡可能地丟棄那些禁忌要點,這才是我的作風。其中的挑戰就是,需要在基本標準與個性發揮間保持平衡。我們可以在設計中加入動畫效果,這就是一種新思路。
“···你不可避免···”
Aaron Weyenberg ——網頁設計師、移動應用程序開發者。現作為TED大會演講人之一。
2011年網頁設計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響應式設計逐步火起來了。過去幾年,相比其他主題,有關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工具、插件、資源、教學課程、研討會個人覺得是最多的。雖然我現在無法確認這項技術的長期實效性會如何,但是它就是必需的——作為設計師就更加需要它了,你必須學會且精通這項技術,這樣當接到項目時才能快速反應是不是適合用這個技術。
“越來越多的網頁設計師選擇了滑動式布局而摒棄了固定排版式布局。”
Eivind Uggedal ——wasitup.com及mediaqueri.es網站的創建者。
去年1月當我創建的mediaqueri.es網站上線時,我還沒想過響應式網頁設計會在2011年如此大熱。不僅僅是我建議的一些網站都使用了這項技術,越來越多的網頁設計師選擇了滑動式布局而摒棄了固定排版式布局。我們也發現了像The Botson Globe和Barack Obama這樣高端的網站都改成了響應式或自適應式版本重新上線了。
“如果你是網頁創建團隊的一分子,你不可能不為這些大事件欣喜若狂。”
Peter Gasston ——從事于Top 10網站的開發。出版《The Book of CSS3: A Developer’s Guide to the Future of Web Design》一書。經常于.Net雜志、CSS3.info網站上發表文章。
我想說微軟發布IE10是2011年一樁大事件,不僅因為它隨著IE9接踵而來,更是因為IE10預覽版在測試階段就已經顯現出快速、標準規格的性能了。而且,IE10是配備了Windows 8 tablet OS 操作系統——這標志著微軟對開放網頁技術的信心,同時也是在向外界表明微軟不服輸。我堅信對于開放標準的強烈競爭,最大的受益者是用戶,因此2011年我個人覺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件事。
2011年,對我們這個行業而言應該是很值得紀念:未來的應用軟件從桌面到瀏覽器的網頁遷移,HTML5正在向世人證明它是跨平臺應用開發的最佳選擇,重整旗鼓的微軟又發布了好的瀏覽器等等。如果你是網頁創建團隊的一分子,你不可能不為這些大事件欣喜若狂。我有挖掘新瀏覽器特征的愛好,通過很多運用尖端及試驗性的CSS,HTML和JavaScript的演示,絕對可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失望還是有的,比如互聯網相關行業的爆發,致使瀏覽器語言出現越來越多新的規范和特征, 使得一些人變得越發浮躁,缺乏耐心,喜歡走捷徑:他們表示不再支持舊的瀏覽器,或者對不支持相關性能的瀏覽器不再做過多的演示和范例(當這些瀏覽器不能執行相關特征時也不會保修)。所以還是期待2012年網站創建的會更好吧。
“2011年是設計年。”
Aarron Walter ——《Designing for Emotion》一書作者,MailChimp首席用戶體驗設計師。
谷歌重新設計了Gmail,閱讀器Reader, 谷歌地圖Maps, 谷歌搜索Search及其他門戶網站,也是第一次看上去是谷歌的設計師而不是工程師影響著這些網站界面的發展。Facebook喜獲很多設計人才,在F8 研討會上預先展示了他們以故事為基礎的新頁面。隨著他們收購地理位置共享服務商Gowalla,新的一年Facebook的設計方向無疑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去年10月喬布斯的離世對整個設計界影響頗大,讓設計師這一角色重新回歸世人的視線,重燃了設計師們的創作熱情。2011我們銘記設計,2012我們必將大展身手。
“甚至,還能更好。”
Lea Verou ——網頁前端技術開發人員,熱衷于JavaScript、CSS3技術的開發。同時創立了Fresset公司。
2011年,業界發展不錯。響應式網頁設計從一個新鮮的酷炫玩意發展到每個網站的必需,CSS大熱,CSS和JavaScript預處理變成了主流,新的頁面技術最終得以可行,新的應用程序界面使很多不可能成為了可能,過去需要插件或者端代碼,現在都不需要了。
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不是個別的技術,而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藍圖。我們總會開發出新的工具,讓我們工作的更好,我認為過去幾年特別是2011年,應該是歷史上第一次瀏覽器的激烈競爭吸引了網頁開發者的注意,很欣慰的是我們發現競爭的目標不是互相廝殺,而是都在支持開放網頁標準。
如果要向網頁設計師描述過去二十幾年我們的生活,他們應該很難相信。那就讓我們停止抱怨,讓他們知道我們已經走在了很前端,我們已經做的很好了。甚至,還能更好。請系好安全帶,跟著我們一起,因為進步的列車馬上就要開動了。